從九月三號下飛機到了伯明罕,到明天十月三號就要滿一個月了。出發前就告訴自己要定期寫下一些感想,無奈剛來被各種事情搞,一直到今天才有空也有感覺可以寫些東西。
伯明罕其實是個很不錯的城市,它不像倫敦這樣的龐大與繁華,但是交通也還算方便;沒有許多歐洲城市都有的藝術遺產,因為它的前身就是個工業都市,當時運送煤礦的運河就是最好的證明。當然,隨著高汙染的重工業逐漸退場,取而代之就是許多藝文建設。伯明罕有歌劇院,民眾看戲就像看電影;伯明罕大學和城市大學的音樂系都相當出名,伯明罕交響樂團更是歐洲首屈一指的樂團(現任指揮曾擔任柏林愛樂與維也納愛樂的指揮,根本只有神);伯明罕有許多電影院,有IMAX戲院Millenium Point,也有營業百年以上,專放藝文片的The Electric Cinema,而且看電影也非常便宜,由於不清場,可以一票看到底;伯明罕大學內就有Fine Art Museum,雖然藝廊和博物館不比倫敦,但許多也值得一看;還有最近才竣工的伯明罕圖書館 http://www.libraryofbirmingham.com/ ,是目前歐洲最大的公共圖書館,造價近兩億英鎊,開館一個月來每天進出約萬人。而在市區New Street車站附近也有超大型購物中心Bullring,該有的Zara、H&M、GAP都有,另外我不懂的其他牌子也有;還有一家Apple Retail Store,最近經過門口總是放著5s賣光光的告示牌;附近New Street也有Uniqlo和MUJI等日系品牌。整塊區域完全就是一個到了boxing day會變成戰場的地方,非常的好賣,意圖使人敗家。
此外,伯明罕是英國第二大城、而重工業起家,隨後努力轉型藝文的情況來看。怎麼都像是未來的高雄。而再加上我對高雄的喜愛遠大於台北的情況下,我想我會喜歡這座城市也不是沒有原因。還有一點我必須要提到,伯明罕的人好像對足球沒有什麼感覺,學校操場打Hocky的次數遠大於Football,所以也不是所有的英國人都對足球瘋狂的(世界盃不一樣,那是國際戰爭!)。城市也有許多外來移民,印巴人、黑人、白人、中國人在學校附近出現的機率幾乎是均等,而大家也似乎都習慣了,沒有聽說什麼歧視發生。甚至在街上白男黑女或是黑男白女的情侶也不是沒見過。這樣的情況也是我想要的,因為我對台灣那種看到白人就貼上去的情況感到噁心。至於那些夜生活相關的地點就與我無關,那些我真的不愛也無感,暖暖被窩對我的吸引力大多了。當然,食物就莫再提,不過全世界應該也很難找到一個地方可以滿足台灣人對食物的標準,要好吃、要吃飽、還不可以賣太貴。他國廚師來台灣應該只有拿刀自盡一條路可以選。所以感謝學校附近的韓國超市,該有的日韓中調味料應有盡有,還不至於過於想念家鄉味。
我到這城市才一個月,目前我對於它的印象很不錯。之後有時間有機會的話,會進行物理人墳墓尋根之旅。第一站當然就是在西敏寺的Newton,之後Maxwell、Faraday,Dirac雖然埋在美國,但是到Bristol或許可以找到一些他的足跡。等我把英國繞完了,下一站應該就會是德國吧,只是不知道會是什麼時候就是了。因為我想最重要的,還是努力地,把自己的物理故事繼續寫下去。
以上
- Oct 03 Thu 2013 05:59
伯明罕一個月心得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